選擇優質的種子和播種前對種子的正確的處理,是黑松出苗率的關鍵因素。黑松的繁殖方式以有性繁殖為主,亦可用營養繁殖。其中枝插和針葉束插均可獲得成功,但難度比較大,生產上仍以播種育苗為主。苗床播種、容器育苗應用都很普遍。
黑松播種前應當用福爾馬林或高錳酸鉀對種子進行消毒。福爾馬林消毒:將種子放在0.5%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15 min~30 min,撈出后密閉2小時,用清水沖洗后,將種子攤薄陰干;高錳酸鉀消毒用0.5%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h,撈出沖洗,陰干后播種。
同時,為促進種子迅速發芽,出土整齊,通常在播種前進行種子催芽處理,種子經過消毒后再用50~60℃溫水浸種,充分攪拌半小時,使水溫降至20—30℃,浸泡1晝夜,撈出裝入筐或簍內用濕布蓋好放在溫暖的地方,每天用20—30℃溫水淘洗一次,約5—7天即發芽,待種子大部裂口萌發即可播種。對種子進行播種前消毒可以有效的預防立枯病的發生幾率,從而大大提高大量黑松苗的成苗率。 |